top of page

第一次使用此網站,您好,我來自台灣,在這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今天研習的主題是:淺談敬拜與讚美,由大稻埕長老教會連傳道主講,大稻埕教會是台灣第三大管風琴教會,今年才成立青年敬拜讚美團體和加入以中文講道,之前講道以台語為特色。今天的敬拜與讚美主題是以神學的角度來講,就讓我把聽到的內容有關敬拜部分精華打成文字檔貼到這裡吧,內容如下:

1.  何謂敬拜?敬拜絕對不只是唱慢歌、主日禮拜、很安靜、照本宣科!

2.  從字義來看:worship=worth+ship,敬拜就是給出有價值的事物。Worthy權能降伏在祂的面前。

3.  Proskuneo:第一個意思為俯伏,第二個意思為愛慕。

4.  latreuo:服事。敬拜包含服事神,了解神的心意,以至於能滿足神的喜悅。

5.  敬拜是一生的追求。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

6.  敬拜事人被造的目的。人首要目的在榮耀上帝,並且永遠以祂為樂。

7.  敬拜是對於三一上地屬性的自發性回應。「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有一日,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物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創4:2-4。

8.  敬拜是順服上帝的心意。「耶和華上地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創2:19-20。

9.  敬拜不僅是言語,是信心伴隨行動。亞伯拉罕對他的葡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救回到你們這裡來。」創22:5。

10.敬拜是人與神的對話。因此敬拜理當是一種生活方式,無時不刻都邀請神在你的生活中。

11.敬拜必定與神有親密連結。

12.敬拜的果效:個人內在靈命的提升。在領受以下好處之前,敬拜幫助我們悔改認罪。加6:7。

13.敬拜讓我們心裡得到滿足。「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是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

14.敬拜讓我們改變像神。「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

15.敬拜讓我們知道主的心意。至聖所當中,與神面對面,神會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如何行。

16.敬拜讓我們自由的向神表達。一段自由的敬拜空間與時間,讓我們可以用習慣的方式與神溝通,表達我們對祂的敬畏與愛慕。

17.敬拜讓我們領受恩典。在敬拜當中,上帝會來恢復我們,賜給我們智慧、能力、勇氣、信心…等,好叫我們得以面對生命中種種的難處。

18.敬拜預備我們領受呼召。在敬拜中,會對於擴展神的國度以及對於得著人的生命有更多的負擔。

19.敬拜激發我們對敬拜的渴望。在敬拜中與神相遇時,會嚐到天堂般的滋味,因此,會更加喜歡敬拜。

20.敬拜與音樂。「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若將音樂成為媒介,我們將很容易地用靈、魂、體來敬拜,而在敬拜中,這三件事情缺一不可。「從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就拿琴,用手而談,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撒上16:23。

21.敬拜的禮儀與程序。湯姆.戴伏爾:「儀式是被設計用來改變處境的主要工具。」儀式幫助我們進入敬拜中,但當儀式僵化時,會綑綁會眾的自由時,就必須改變儀式,或重新強調儀式的意涵。

22.長老教會的禮拜三部曲:等候上帝的話—聆聽上帝的話—回應上帝的話。禮拜儀式最終目的:要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到達至聖所。第一個禱告認罪悔改、第二為牧師禱告、第三為公禱。

23.會幕式的敬拜:洗滌盆為黃銅可當鏡子反思自己、是否越來越像神,而本身有潔淨自己的功能。燈台代表聖靈,金燈台代表耶穌。餅桌代表與耶穌團契、聖餐之意。香壇代表禱告,約櫃是與神同在。

 

從聖經看音樂

創世紀4:21記載猶八是彈琴、吹笛的人的祖師。

摩西的敬拜:出15:1-18。

聖殿的音樂事工:(1)聖樂事奉、編制系統化。「歌唱的人有利未人的族長,住在屬殿的房屋,晝夜供職,不做別樣的工。」(2)聖樂教育。「亞薩的兒子撒刻、約瑟、尼探雅、亞薩利拉都歸亞薩指教,遵王的旨意唱歌。耶杜頓的兒子基大利、西利、耶篩亞、亞沙比雅、瑪他提雅、示每共六人,都歸他們父親耶杜頓指教,彈琴、歌唱、稱謝,頌讚耶和華。」(3)聖殿音樂:「祭司侍立,各供其職;利未人也拿著耶和華的樂器,就是大衛王造出來、藉利未人頌讚耶和華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祭司在眾人面前吹號,以色列人都站立。」

保羅在以弗所書5:19教導門徒說:「要口唱心和的讚美主」。

「弟兄們,這卻怎麼樣呢?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14:26。

 

歷史的聖樂演進

6世紀:羅馬教皇貴格利一世重整宗教歌曲,為葛麗果聖歌,只有八種調式。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發展複音音樂,是教會詩歌的巔峰,也被稱為清唱式音樂年代。

16世紀中期:宗教改革時期

(1)路德:再沒有什麼能比音樂與神學的結合更好更美。他創造聖詠歌唱與讚美詩。

(2)加爾文:反對世俗的音樂,強調歌詞的重要性而反對禮拜中使用樂器,創立韻文詩篇,旋律簡單,接近朗讀。

(3)慈運理:廢除音樂,只以啟應方式誦讀詩篇和經文歌。

18-19世紀:佈道時期

英國教會內部合一、力量充實,積極展開向國外佈道時期,代表為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

19世紀:靈修和經歷時期

教會開始著重靈命成長,激起許多個人靈修經歷的福音詩歌。如:禱告良辰。

20世紀:多元發展。

 

我們的身分:祭司:利未人。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做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出19:5-6。

「惟有你們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祭司的功能

(1)設立跟管理帳幕:「惟獨利未支派你不可數點,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計算他們的總數。…但利未人要在法櫃帳幕的四圍安營,免得憤怒臨到以色列會眾;利未人並要謹守法櫃的帳幕。」民1:49-53。

(2)帶下神的同在:「那時,耶和華將利未支派分別出來,抬耶和華的約櫃,又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今日。」申10:8。

(3)事奉神:根據神的眼光、喜好及神的渴望來服事神。

(4)祝福人:用神的眼光,去催化他人的命定。

 

(5)教導人敬拜神:「於是有一個從撒瑪利亞擄去的祭司回來,住在伯特利,指教他們怎樣敬畏耶和華。」王下17:26。

bottom of page